片刻后,陈方家就传出消息,说那个孩子不治身亡,而弟媳乔氏受不住打击,晕死过去。
第二天一早大家还想着要去陈方家问问情况,白事该如何安排时,又听说她家弟媳疯了,连夜跑了出去,现在都没找着人。
顿时村里唏嘘一片。
傅卿早早去刘家打了招呼,春生爹娘挨家挨户的说道,以后不能再提起乔氏跟这个孩子的事情,若是以后有外人问起,也一概不知。
毕竟是流放走丢的了,到时候衙门查下来恐怕会有麻烦。
听说会挨上官司,乡亲们也都老老实实的答应了,只有许氏一家觉得事有蹊跷。
可也只是觉得,这一家人并未多想,而是一心琢磨该怎么样才能把话本写出来,赚大钱。
正午时分,小三子拉着十几匹料子,连带着那两背篓的皂角直接送到了周家。
他是赶着马车来的,驶入村里时,大家都跑过来凑热闹了。
这是两河村里来的第二辆马车,第一辆还是方管家跟方家小少爷,如今物是人非,唯有不变的只有大家凑热闹的心情了。
小三子把东西送过来之后就回去了,听说周家来了新的布料,乡亲们奔走相告,就这么站在周家门口不走了。
傅卿干脆把要继续做背衫和包被的事情跟大家说了,还是跟上次一样,能做的就在契书上签字,到时候按卖出去的价格分钱。
上次是周应淮提笔写的契书,今天周应淮不在,便是少禹执笔。
少禹一笔一划,写得十分认真,字虽然没有周应淮写得那样好看,但也算得上是格外优秀。
写好之后,少禹念与所有人听,都没有意见后才放心的让大家签字。
这回许氏冲到第一个,抢着签下名字,要不是钱婉的绣活儿实在差劲,她还想把钱婉的名字也写上。
自己签了名就算了,她还要在旁边站着看,一会儿摸摸这个布料,一会儿又理理那些绣线,见人家签好了字,她又在旁边指指点点的告诉人家应该怎么弄,好像她才是这笔生意的东家。